好玩誌 好人誌 好物誌

心智理論知多少?

你或你的孩子有被說過「不會看臉色」嗎?

當大人已擺出不悅臉色,有些孩子能察覺意會,有些孩子一點都沒發現,我們說那些孩子「不會察言觀色」
當女孩子買了一堆戰利品,用撒嬌口氣對男朋友說這些好重啊,有些人知道立刻幫忙拿能討人歡心,有些人則選擇說實話,我們說那些人「不夠貼心」
那為什麼有人可以察覺,但有人無法呢?
這個重要卻很少人知道的因素叫做「心智理論」

如果你的「心智理論發展」成熟,你能在互動中收集對方的種種線索,包括眼神表情、肢體動作、遣辭用句、周遭環境、或者對方過去的互動經驗…等,從而判斷自己應該如何反應,就算是新環境、新朋友都能如魚得水。
而心智理論發展不成熟的人呢?他們在團體中顯得搞不清楚狀況、反應老是慢半拍、不會察言觀色、不會說好聽話。

簡單來說,「心智理論」被定義為我們如何理解與預測他人的心理狀態,並且做出令人期待的行為。

 

羿辰_心智理論

 

檢視心智理論發展的先備能力

在心智發展里程上,這些能力在4歲以前就已出現,只是每個人受到的「環境刺激的豐富度」、「與他人對話的深度」的影響不一樣,發展成熟度也都會不一樣喔!

1. 分享式注意力(joint attention) :需有良好的眼神接觸作為基礎,能注意到對方用眼神示意,或是肢體動作傳達的訊息。
2. 社會參照(social referencing):在不確定的情境下參照他人的反應以決定自己下一個動作,在著名的「視覺懸崖實驗」中可以觀察到此能力。
3. 模仿(imitate):代表對人及其行動產生興趣,透過觀察進而模仿。
4. 假裝(make-believe play):對人事物有清楚認識,才能把自己帶入不同角色,進而同理或是想像不同立場的觀點。
5. 語言發展(language development):須達到年齡水準,在探究別人怎麼想、你怎麼想的時候才能好好討論。
6. 衝動控制(Impulse control):在同時接受到許多訊息的時候,能挑選重點、不讓無關訊息干擾判斷。

 

心智理論part2-01

 

認識情緒的詞彙、辨識情緒

『認識情緒的詞彙、辨識情緒』是學習心智理論的基礎重點!


幼兒在
2~7個月大 時就能自己顯現出基本情緒
1~3歲 時就能觀察到他人的基本情緒,並藉由接下來發生的事件、逐漸調整自身的行為去因應,

複雜的情緒則較為抽象,需要透過後天學習、經驗累積,一開始出現時,有些孩子無法順利理解,容易將其全部轉化為憤怒或悲傷。例如:本來爸媽答應了要去遊樂園玩,但臨時取消,孩子感到沮喪失望,卻不會表達這樣的詞彙(但是不說出來心裡又不舒服),就會以基本情緒發洩出來!

為避免這樣的情況,平常在各種情境中可以多多『描述』這些詞彙、協助孩子理解與表達不同的情緒特色。

 

心智理論FB0222_1

 

除了從『表情』辨識情緒以外,『肢體動作』也是線索之一喔!

微笑著與你對話、身體卻不向著你,可能代表著想結束對話;說話時反覆摸著脖子、眼神沒有直視你,可能代表著不自在;而交叉雙臂的行為可能代表防備.......
這個時候,卡通人物就是非常好用的教學素材!他們通常擁有豐富明確的肢體動作、有鮮明的表情與語氣,對辨識情緒非常有幫助!

 

心智理論FB0222

 

教學的時候,我們會在關鍵時間點把影片暫停,引導孩子觀察當下人物的情緒,並且推測原因與解決辦法,有了這樣經驗以後,再把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觀察列入討論,協助孩子類化!

 

 

加入好友 加入藍海曙光LINE好友 獲得更多健康相關資訊 

 

最後更新: 2022-02-13 09:36:30

相關訊息